文 | 伯虎财经石川澪 白虎,作家 | 楷楷
"钱袋子"饱读得满满的宁德期间,行将变得更有钱了。据多家媒体报说念,宁德期间已通过港股聆讯,获批在香港来去所上市。
宁德期间于本年 2 月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据悉将至少筹资 50 亿好意思元,用于国外产能延长、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等。
不外,外界深知手抓千亿现款的"宁王"并不缺钱,这场看似寻常的老本动作,实则是宁德期间面对增长瓶颈的"破壁之战"。
2024 年,宁德期间交出了一份尚算"体面"的功绩申诉,全年营收为 3620 亿,归母净利润 507 亿元,同比增长 15%。
不外,其总营收初度出现负增长,同比下滑 9.7%。也即是说,虽然宁德期间前年的获利才调依然强盛,但主如果通过降本收场的,商场竞争已变得愈加浓烈。
也曾的行业颠覆者,正在遭逢"中年危境"。因此,对宁德期间来说,"二次上市"亦然"二次创业",真确的考试在于宁德期间如安在这场技艺与营业的"双重改进"中,找到新的增长密码。
宁德期间的"中年危境"
2024 年,宁德期间交出了一份"营收降、利润增"的成绩单。不外,这份成绩单很难单纯地用"好与坏"来界说。
(图:宁德期间 2024 年年报)
对于一家市值接近万亿元的上市公司来说,能保持牢固增长虽然迫切。但在能源电板行业靠近深入变革确当下,其能够拿下超 500 亿元的净利润,盈利才调照旧突出了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,这也意味着宁德期间将有更多"弹药"来探索新业务。
细分到具体业务,能源电板业务依然是收入大头,占总营收的 69.9%,但前年这部分收入同比下降了 11.29%。这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,以及锂电产业链的供需情况相关。
一则,跟着越来越多车企开动自研能源电板,再加上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商场增速开动放缓,宁德期间很难再复制早些年的"高增长神话"。
二则,跟着环球电板产能延长,扫数行业呈现出"供过于求"的趋势,再加上碳酸锂等原材料价钱大幅下落,行业价钱战在所未免,也顺利导致了宁德期间营收的下滑。
不外,尽管宁德期间在收入方面承受了不少压力,但前年宁德期间的环球能源电板装车量依然稳占第一,装车量达 339.3GWh,同比增长 31.7%,市占率为 37.9%。
这收货于宁德期间的界限效应和供应链上风,让其在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具有广阔的议价权,能够在行业价钱战中依然保持充足的利润率,并领有更多的降价空间。
往日一年,宁德期间能源电板业务和储能电板业务的毛利率仍然同比提高,毛利率区别为 23.94%、26.84%,这也讲明了为何其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,净利润仍能增长 15.01%。
因此,虽然能源电板业务的收入下滑,但获利才调依然很强,再加上商场的产销量并莫得出现领悟下滑趋势,宁德期间的基本盘照旧"很稳"。
相较而言,外界更为担忧的是宁德期间的第二伟业务——储能电板业务,该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 15.83%,同比下滑 4.36%。
宁德期间早在 2018 年便开动布局储能电板业务,并在 2023 年财报中初度明确提到储能业务对盈利才调的孝敬,此时,储能电板业务的毛利率照旧高出了能源电板业务。
近亲乱伦不外,近期储能产业却遭逢了商场政策和技艺迭代的"双杀"。
短期来看,本岁首相关部门发布了取消强制配储的政策,即不得将设置储能行为新建新能源技俩的前置要求,这可能导致储能电板出货量出现波动。
始终来看,储能业务照旧成为各大能源电板厂商剩余产能的迫切消化渠说念,在部分二线电板厂商以升天换份额的"要挟"下,宁德期间需要打的不仅是"界限战",照旧"技艺战"。
当今,宁德期间的电化学储能技艺仍是行业主流,但隆基绿能等光伏老玩家照旧开动研究铺开光伏制氢,"宁王"在储能技艺上能否卷得富足快,以连续扶植功绩增长,外界大概还要打个问号。
因此,虽然宁德期间很是将储能电板业务行为"第二增长弧线",但不同于其在能源电板领域所奠定的先发上风,其在储能电板领域还要靠近新兴技艺追逐、二线厂商竞争、环球延长不屈气性等问题,宁德期间必须更严慎地扫视这些问题。
因此,寻找新增长弧线险些照旧成为宁德期间连年发展的"主旋律",其也在不同领域伸开了探索。
比如往能源电板下流产业链发展,包括假想制造汽车底盘等零部件、我方下场作念汽车换电网罗、推露面向 C 端的品牌门店等。
其也在往能源电板上游产业链发展,包括加快研发下一代电板,如下一代钠离子电板、加快固态电板研发等;此外其还进一步投资了光伏领域。
但当今来看,这些探索如同洒落的棋子,尚未变成连贯的攻势,短期内也很难跑出领悟的增长弧线。为此,宁德期间也开动尝试启动"加快器"。
豪赌一把"换电赛说念"
近日,一则神话动荡了扫数新能源汽车行业,有音尘指宁德期间正在洽谈收购蔚来换电站背后"蔚来能源"的控股权。
此前 3 月,两边已签署了对于乘用车换电做事网罗缔造的策略融合左券。虽然,这次收购神话并未赢得说明,但老本商场已用股价波动抒发了期待。
随后,蔚来能源产业融合精采东说念主于希伟在蔚来 APP 上修起了这一神话,他示意"这个问题超出了我的权益范围。但有东说念主观赏咱们(蔚来),亦然咱们不停戮力的能源。"
这笔收购最终能否落地,咱们不妨让"枪弹多飞一会"。但从中不错窥见,宁德期间正在对换电业务的价值进行再行评估。
早在 2022 年,宁德期间就开动布局换电商场,并发布了换电品牌"乐行换电",但主要聚焦于 B 端网约车商场,策略偏向保守。
但如今,宁德期间的布局开动领悟提速。除了联手蔚来以外,其还与中国石化签署了产业与老本融合框架左券,两边将在本年缔造不少于 500 座换电站,异日共建 10000 座换电站。
在这背后,宁德期间或有几点考量:
领先,通过策略融合尽快补王人其在站点数目、缔造运维方面的短板。宁德期间在前年发布巧克力换电决策时,曾示意贪图在 2025 年建 1000 座换电站,2026 年建 1500 座换电站方针。
当今,宁德期间并未公布已建换电站的具体数据,但凭证蔚来公布的数据,单座换电站的缔造成本在 150 万元 -300 万元之间,1000 座换电站即是约 20 亿元的干预。
虽然,宁德期间"不差钱",但建站背后还波及选址建网、缔造运维、技艺干预等方面的训诲和资源,与其从零开动,通过策略投资将蔚来换电网罗纳入自己生态反而会更平缓。
其次,宁德期间思要的不仅缔造换电网罗,还思要深度介入电板生命周期经管的全经过,从电板供应商升级为能源做事商。
在换电生态中,除了站点运营以外,还包括电板研发与分娩、电板经管与爱戴、电板回收与梯次期骗等背后的业务,好意思满隐敝了电板生态经管的全经过,以收场电板价值的最大化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今宁德期间已在开展电板回收业务,约占公司总营收的 8%。如果其能够进一步整合电板租出、电板梯次期骗等业务,将有望进一步培植单块电板的全生命周期价值。
临了,这亦然宁德期间培植品牌领路的契机。连年,宁德期间之是以加快 C 端布局,是但愿能够提高糜掷者对其居品的领路和信任,借助 C 端品牌影响力撬动 B 端决策。
而切入蔚来换电站亦然一个很好的契机,毕竟,蔚来背后有着 70 多万蔚来车主,有望繁衍出更多 C 端营业化场景。
虽然,在新能源补能领域,换电与充电的阶梯之争从未停歇。但相较于挤满了竞争敌手的充电领域,换电领域的竞争反而相对集结,蔚来是其中界限最大、着名度最高的敌手。
如果这笔收购融合能够胜利落地,宁德期间在换电商场就能快速站稳阵地,在补能商场的言语权也将进一步增大,更利于宁德期间拓展出新的业务场景。
宁王也开动"车圈化"
押注换电商场背后,宁德期间连年的投资方针已有领悟调整,从早期加快布局锂电产业高下流,到开动积极参与到汽车产业链中。
比如其在前年底接踵减持了江西升华、东风期间等锂电产业中上游的枢纽企业,却加大了对汽车产业链的投资和布局。
咱们不雅察到连年电板技艺的创新,不论是车企照旧电板厂,都不再将创新重心聚焦于电板容量的冲破,而是转向了超充技艺。
这是因为近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高速发展,鞭策能源电板的快速迭代,如今其续航照旧险些达到了乘用车的最大值,思要连续培植能源电板的续航、安全性等才调,行业需要下一代的电板技艺。
但要收场技艺冲破却并回绝易,以全固态电板为例,宁德期间首席科学家吴凯坦言,"(固态电板)有一天你脑子一闪光,惩处;也可能你思三年,啥也思不出来。"
在这一配景下,宁德期间连续加码能源电板业务,其角落效益将会迟缓下降。不外,虽然能源电板业务的思象空间在削弱,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商场空间却还在继续增长。
因此,宁德期间在冒失商场变化时,也选拔了愈增多元化的投资策略,旨在通过加强与下流汽车产业链的融合,来表露和拓展其商所在位。
除了布局换电业务、汽车底盘以外,宁德期间也在"豪赌"前沿科技。比如通过投资富临精工、自研工业机械臂等,布局机器东说念主产业;成为 eVTOL(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)的策略投资者。
在"前沿科技"这条赛说念上,特斯拉、小鹏等车企,以及小米、华为、Vivo 等手机厂商已纷纷卡位;此外,特斯拉、小鹏、小米、华为等也意欲在低空经济商场上分一杯羹。
不外,手机厂商、汽车企业等布局前沿科技,除了看中商场的增长后劲以外,更多是因为他们在生态系统、用户基础、通讯技艺等方面积聚深厚,更容易构建智能硬件生态,对准的是异日不同场景的智能联动。
相较之下,宁德期间则更擅长供应链整合和精密分娩技艺,比如将电板制造中积聚的精密加工才调动荡至机器东说念主枢纽、延缓器等中枢部位。
但宁德期间靠近的新艰辛是,即便其能够机器东说念主、低空经济领域能够带来更精密的工业制造,异日的手机厂商、汽车企业又是否餍足将中枢技艺交给"第三方",将"灵魂"出卖给宁德期间。
因此,如果宁德期间不单思要深耕 B 端,而是思要在 C 端领域更进一步,那么通过拓展多元居品来重建公司的居品架构和逻辑,将会是接下来的迫切任务。
如今,包括宁德期间在内的一系列智能制造企业,都在履历一个全新的周期,在这么的生态环境中,颠覆性创新不时来自行业边缘,旅途依赖反而成了制肘。
因此,宁德期间"二次创业"的真确考试,是当行业从"单点冲破"进入"系统竞争"后,其能否将洒落的创新点串联成生态网罗,这不仅取决于技艺冲破的速率,更考试其均衡产业链利益、独霸生态竞争的聪敏。
这场万亿帝国的转型长征石川澪 白虎,大概才刚刚开动。